2008年10月8日 星期三

樂觀面對壓力 隨時為下個機會做準備

樂觀面對壓力 隨時為下個機會做準備



記者/林妏璘

  「總編輯之路並不是那麼的順利,但成功的媒體人不管處在什麼樣的環境都應以樂觀的態度控制壓力、忍受挫折。」商業周刊總編輯王文靜說。



 王文靜上月28日應銘傳大學傳播學院之邀,針對她如何成為總編輯發表演說。王文靜是商業周刊創刊以來最年輕的總編輯,她表示,在光華雜誌社、商業周刊廣播電台花了九年的時間奠定基礎,才能勝任之後在TVBS及民視的主管工作。



 她以在光華雜誌的工作經驗為例,畢業生初進媒體時,會受到企業文化極深的影響,因此,選擇正派媒體,才能以正確的價值觀看世界。王文靜認為,雖然在光華雜誌擔任行銷企畫的工作,還不是正式的媒體人,但光華雜誌的企業文化塑造了她的價值觀,也為她後來總編之路萌芽。



 「隨時都要為下一個機會做準備,但幸運之神不會隨時敲門,只要機會來都應好好把握。」王文靜說。由於大學主修廣播,因此,有機會到商業周刊廣播電台主持,對她而言,當初在光華雜誌時只是單純的接受訪問都會因緊張而結巴,更遑論主持現場節目。



 企業內化程度會造成員工價值觀的不同。在TVBS工作時,王文靜首次擔任主管,才真正體驗到競爭的壓力,及媒體工作者生存不易。在這樣的工作環境固然會保持巔峰狀態,但卻因為太累而冷漠,忽略了其他的人事物,但她卻不喜歡這樣的生活,因此,轉換跑道到民視。在民視時,王文靜體認到民主開放的企業文化,但也由於這樣的文化,使得意見在進行融合的過程產生許多衝突。



 媒體人應該很清楚自己要什麼,才能做適合自己的決定。王文靜表示,由於清楚地知道自己喜歡寫作、喜歡當記者,才會離開民視回到商業周刊重新當起跑第一線的記者,以保持對新聞的敏感度。



 除了媒體企業文化會影響工作者的價值觀及態度外,王文靜也強調,個人的態度及個性會決定命運,面對壓力時及挫折時,更不應逃避,而應以樂觀的態度來面對,克服困難。



 王文靜最後更期許在座的學弟妹,隨時做好準備,好好把握每一次的機會。"

沒有留言: